借钱,人到成年经济独立后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。孩提时代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向父母要钱自然是不在话下,而成年后自己赚钱了就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啃老了,如果再去和父母伸手在当时是被人笑掉大牙的窝囊废才有的行为。而今啃老是一种“时尚”,我们显然已经严重落伍啦。记得我第一次出面和亲戚借钱是我自己创业开书店的时候,一天里去了两位当时被公认有钱的长辈家,和人家聊了半天就是没好意思开口,闹得人家不解其意,最终借钱的事也不了了之。从亲戚家出来后觉得自己真是无能、窝囊、怯懦,蓝瘦、香菇!百感交集后只能找个小酒馆把自己灌醉。有时候不得不承认酒这东西真是好东西,让人头脑发热的同时也可以让人勇气倍增,于是借着酒劲也顺便把钱给借了。
有了借钱的开始,以后就在不断地借钱还钱再借再还的游戏中循环着。忽然有一天我发现借贷双方发生了逆转,以前都是我从别人借钱,不知何时开始我没有欠款了,都是别人欠我的了,而且每年都在不断地增长!这一方面说明似乎我已经从河里上岸了,可以在岸上休息休息了;另一方面我感觉到有相当一部分借出的钱可能收不回来了!收不回来的原因有很多,也许是借钱人走失逃亡,也许是一蹶不振,更也许是有钱就是不还。但无论什么原因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个,那就是钱没了,人情也没了,也就是通常说的人财两空。每每想到这里,我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彻骨的寒,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寒,让人痛彻心扉。
曾经自己发誓再也不再从别人借钱了,也下定决心不再把钱借给别人。但每每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,最终还是自己败给了自己。每个人借钱都有诸多理由,拒绝了谁都意味着得罪了谁。由此就不得不想到了曾经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经常感叹说,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——人面、情面、场面。人面的冷热变化无穷,翻手为云覆手为雨,如何应对是颇费周折的事情;而情面更是不得了,往往与亲情挂钩,“不给面子”这在中国是一句可以压死人的话;场面则属于形象了,没有形象,信任度就会打折扣,即使撑得累死累活,最终也还是要撑下去的。
想来人生最终就是一般糊涂账,你抓到手的不一定就是你的。看那些巨瘫巨富们,昨天还在花天酒地一掷千金,第二天就东床事发一夜回到jiefang前,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见怪不怪了。所以啊,对于自己的那点小九九,能方便别人的就方便方便,说不定还真有还的,也算是功德圆满了。如果实在还不上的,就当是他混的太惨,算是救助了,最起码比网络上救助那些“陌生人”要强!自己的心态要放正,姿态要摆好,实在不行最后一招就是玩最近综艺节目中最流行的“比惨”,这必须要求自己会演,和他们比比谁更惨,如果能顺便借回来点那就更好了。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!要想全身而退,必备多种武艺
评论